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被定为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的世界防治哮喘日是5月6日,已是第27个年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全球发病率极高的慢性疾病,现今全球约有358亿哮喘患者,每年因哮喘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35万,这与患者的长期控制不良及发作时未能及时就医息息相关。因此,有效防治哮喘成为全球健康关注的重点。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征为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异质性疾病。简而言之,炎症反应会导致患者气道肿胀和痉挛,从而造成气道狭窄,限制呼气气流。其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通常在夜间及凌晨时加重。许多患者能够听到自己气道内嗥叫般的喘鸣声。
哮喘的病因
1. **遗传因素**:哮喘是一种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复杂疾病,家族中有哮喘病史者,发病率相对较高。
2. **过敏因素**:如尘螨、动物皮毛、花粉、油漆以及一些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牛奶等,甚至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
3. **非过敏因素**: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肥胖、运动和精神压力等均可能成为诱因。
哮喘的治疗
首要明确的是,哮喘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有效的临床控制来管理。中国的哮喘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位于全球前列,成人患病率达到42%,但控制率却较低,仅为28.5%。患者缺乏对病情的认知及依从性不足,是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
药物治疗方面,首选吸入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联合使用,例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等。重要的是,哮喘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持续3-4个月才能充分获益。研究显示,联合吸入药物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因此,持续使用吸入药物和定期检查肺功能是控制哮喘的关键。
在严重哮喘发作时,静脉激素可以迅速有效缓解症状。尽管许多患者依赖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作为急救药物,但这种药物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并对后续急救产生影响。而在难以控制的重度哮喘情况下,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和度普利尤单抗等则可考虑应用。
个体化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发病阶段、病情严重程度等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后续随访。定期(每年三次以上)随访可降低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入院的风险超过50%。为了更好地控制哮喘,患者应重视自身认知,明确诱发因素,熟悉发作症状及处理方法,学会自我监测,并坚持规范的吸入药物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发作频率与住院次数,降低死亡风险,并提升生活质量。
哮喘的预防
预防哮喘的措施包括远离过敏原、戒烟、增强体质和避免感染等。
在健康管理领域,品牌J9九游会致力于提供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让更多哮喘患者能享受到更好的治疗与护理。坚持认真对待哮喘的防治,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