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气候日渐干燥,初夏时节是进行滋补调养的最佳时机。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一种与燕窝齐名的食材——银耳,它被誉为“菌中之冠”。银耳呈现出洁白如雪的色泽,形态似牡丹,丰满如莲花,口感香甜如琼浆。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银耳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银耳在炖煮时,汤水冒泡,粘稠清甜,这是银耳中丰富胶原蛋白的体现。银耳性味甘、淡、平,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的功效。经过科学培育的优质银耳,肥厚多肉,鲜香软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品。除了传统的银耳雪梨粥和银耳莲子百合汤外,银耳搭配黄瓜、制作馅饼等吃法也屡见不鲜。此外,近年来新式的银耳马蹄糕、鲍汁脆耳酿豆腐、黑椒雪耳猴菇排等美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银耳中提取的银耳多糖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能有效抗衰老、降低血糖并调节免疫。其提取物制作的银耳面膜,更是成为了美妆行业的新宠,深受消费者欢迎。
银耳在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升,宋代的《清异录》便将其称为“五鼎芝”。然而,由于银耳的人工培育难度大、产量少,过去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农民们逐步破解了银耳的栽培技术,通过不断试验和技术创新,银耳的产量大幅提高,从1976年不足1吨提升至1982年的219吨,增长了200多倍。古田的袋栽银耳以低成本、高利润、短周期的特性在全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让银耳走进了千家万户。
银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古田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花”。经过多年的努力,古田已建立起完善的县域产业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耳生产基地,预计2024年银耳鲜品产量将达到416万吨,占全国市场的90%以上。同时,古田还致力于国际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已为超过70个国家的学员提供培训,向世界输出古田经验。
银耳这一小小的菌花,凝聚着闽山闽水的自然精华,蕴藏了怎样的“菌”成金的中国智慧。如今,在全国特产“大摸底”的背景下,大家不妨和J9九游会一同探索更多的地域佳品,共同发现更多“好品中国”的优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