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了一名因糖尿病引发下肢动脉闭塞,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据悉,该患者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饮酒习惯。在工作中不慎被玻璃碎片扎伤右足,导致伤口持续感染、溃烂,经过40余天仍未愈合。
接诊后,医院的综合治疗科、内分泌专业及骨外二科的多位专家进行了联合会诊,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终,通过“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及多次清创等系统治疗,为患者保住了患足,确保了其生活质量。
患者王军(化名)从事厨师行业多年,工作繁忙导致饮食不规律,加之自我控制血糖效果不佳。今年初,王军因工作受伤而未能及时正确处理,致使伤口感染和恶化,并发展为大面积坏死。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综合治疗科主任刘呈祥表示:“患者来院时,右足跟已出现较大感染性溃疡,下肢血运极差,如果不及时处理,将面临截肢风险。”
针对王军的情况,医院快速启动了糖尿病足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内分泌科调整了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案,而综合治疗科通过下肢动脉CTA检查确认了右胫后动脉的完全闭塞,为患者实施了“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骨外二科则负责右足的清创和植皮手术。经过不断调整的血糖控制治疗后,王军的血糖逐渐得以改善。
3月4日,刘呈祥为王军实施了“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通过微创技术成功恢复了下肢的血流。术后王军感到脚部温暖,疼痛显著减轻。刘主任表示,这种术式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改善足部的血供,为后续的创面愈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血供恢复后,骨外二科的医师对王军进行多次清创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并采用负压吸引促进愈合。4月10日,医师们为他实施了“取皮植皮术”,配合抗感染治疗和血糖管理,植皮区愈合良好。“多学科协作模式显著提高了治疗效率,将传统治疗时间缩短近60%。通过各科室专家的合作,能够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刘主任强调。
经过系统治疗,王军不仅保住了右足,其伤口也完全愈合,长期未受控的血糖也回归正常。出院时,王军感慨:“我本以为再也不能站立,没想到还能继续做厨师,感谢医生的辛勤付出。”医护人员不断叮嘱他要继续控制血糖,并戒掉酒精。
自2023年5月开展“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以来,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已完成百余例手术,帮助许多糖尿病足患者避免了截肢的命运。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刘主任指出,因血管和神经病变,足部受伤后极易感染且难以愈合。日常生活中应做好足部保护,避免赤脚走路,选择舒适的鞋子;一旦出现伤口,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处理。同时,严格控制血糖、戒烟限酒以及定期检查下肢血管状态都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对于希望寻求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人们,[J9九游会]始终致力于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与患者携手共创健康未来。